环境保护部发布2017年9月和1-9月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不堪回首网
2025-04-05 09:30:44
但范必分析认为,目前,国际煤炭市场到岸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进口煤炭比重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内煤电矛盾。
虽然以往煤电双方都会迫于政策压力完成合同签订,但第二年的执行率却始终不高。这也就意味着发改委规定的重点合同煤价与市场价每吨最低相差100元,最高可达300元
在能源消费总量上全省能源需求总量约为1.39亿吨标准煤,全社会用电总量达2075亿千瓦时。新增天然气管道2200公里,到2015年总里程达3000公里此外,在能源品种产量上,安徽还计划到2015年煤矿瓦斯抽采量达到8亿立方米,抽采瓦斯利用率达到40%。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省将新增电力装机2860万千瓦左右,其中燃煤火电装机2500万千瓦,风电装机15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75万千瓦。《规划》明确,在能源建设规模上,十二五期间,安徽将按照加快皖北、加强皖中、优化皖南的原则,优化能源建设布局。到2015年,全省形成煤矿建设规模5000万吨左右,其中新建、改扩建规模2660万吨。
到2015年,全省电力装机规模达5800万千瓦左右。安徽省政府日前正式公布实施《安徽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该省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到1.8亿吨。到2015年大型煤炭矿井产量比重达到60%以上
这些地区将成为未来国内煤炭主要来源。仅上述六个省份,便集结10个亿吨级煤炭大鳄。大型煤炭基地内资源应优先向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配置,优先核准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项目。陕西省内则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煤炭产量已经过亿吨。
一位参与煤炭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人士称,上述目标与官方口径并不一致。有序发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项目。
在煤炭产业结构上,形成以煤为主,煤电路港化和装备制造、煤炭物流等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格局。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处以内,建成安全高效煤矿600处,千万吨矿井(露天)60处。河南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组建1到2个亿吨级煤炭集团。5000万吨以上煤矿企业10家,包括河南煤化、陕西潞安、内蒙古伊泰等,这些企业最有可能进入亿吨之列。
矿井煤炭资源综合回收率达到50%以上,露天开采煤矿资源综合回收率达到90%以上。煤炭工业协会在《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十二五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4000家以内,形成12个亿吨级、16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去年11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全国煤炭工作会议,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协会应是从行业研究角度提出发展目标,照顾到地方发展规划。
比如,北方某煤炭调出省新组建的煤炭集团公司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省的70%,形成了新的垄断。协会称,指导意见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
煤炭工业协会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现代化矿井建设。煤炭工业协会在《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建议,晋陕蒙宁地区鼓励建设年产1000万吨以上煤矿,东部地区鼓励建设年产600万吨以上煤矿,西南和中南地区鼓励建设年产120万吨以上煤矿。
煤炭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多位煤炭、电力行业专家指出,在煤炭企业向大型化、集中化发展的同时,应避免走油气的老路子,深化流通领域改革,推进铁路运力市场化配置,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如果再加上神华、中煤两个中央企业,到十二五末国内亿吨级煤炭企业将超12个。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刘振秋撰文建议,国家应尽快研究出台煤炭行业的产业政策,区分情况,严格控制煤炭企业市场销售占有率,避免企业滥用市场力量控制价格。其中,山西提出组建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企业、3个5000万吨级以上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随着煤炭产业集中,煤炭产业区域垄断的状况不可避免。
山东已经组建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定位是亿吨级煤炭集团。十二五期间,国内亿吨煤炭俱乐部成员有望增至12家,煤炭资源将愈加集中。
到2015年大型煤炭矿井产量比重达到60%以上。煤炭工业协会认为,国家应鼓励煤炭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整合,提高竞争能力。
其中千万吨级煤矿40处,产量5.6亿吨,占全国的17%。在条件适宜的地区鼓励建设大型露天煤矿,在蒙、新地区鼓励建设3000万吨以上露天煤矿。
重点支持山西、鄂尔多斯[14.24 0.28% 股吧 研报]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内蒙古计划重组2个亿吨级以上煤炭企业、9个5000万吨级煤炭企业、19个千万吨级以上煤炭企业。刘振秋认为,部分地方政府对煤炭企业的整合重组直接导致了煤炭企业市场集中度过高,抑制了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晋、陕、蒙、宁等产煤大省均在十二五筹划培育亿吨级、千万吨级煤炭大鳄。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资源勘探、结构调整、煤矿建设、循环经济等16个指导意见。2010年,国内煤炭年产亿吨的企业只有5家,分别为神华、中煤、大同、陕西煤化。
2010年底,全国年产120万吨及以上大型煤矿661处,产量18.8亿吨,占全国的58%。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能源十二五规划,及煤炭十二五规划出台之前,煤炭工业协会作为社团组织发布上述指导意见,其约束力和执行力略显不足。
12个亿吨级煤炭大鳄待产煤炭协会12个亿吨级、16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的设想,已经远超国家能源局规划。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跨行政区域联合重组,提高抗风险能力。
煤炭整合应力避垄断国家安监总局研究中心史志斌告诉记者:大集团、大型化是煤炭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甘肃省规划建设1个亿吨级、3-4个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推进小型煤矿兼并重组,大幅度减少办矿主体那么,何以出现煤荒、电荒的尘嚣呢?媒体普遍认为,虽然局部地区、个别时段、个别品种的电煤紧张与煤炭供应的市场化程度不足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原因不外乎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煤炭需求过旺,电力改革裹足不前,铁路运输资源稀缺等。
专家认为,面对市场环境变化,电企只能主动适应,怨天尤人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只能自取其辱。湖北襄樊电厂、华电青岛等电厂往往只能付全款的两三成,拖欠现象明显增多。
据了解,山西省各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尤其是国有重点煤炭集团严格遵守国家规定,保证重点电煤合同价格不变,不变相涨价。为了探个究竟,记者深入电煤供应大省山西,前往相关部门和部分煤炭企业走访调查。
而电厂由于资金链非常紧张,不能及时预付或预付款不足,加之历史欠账未清,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煤炭企业的资金压力。即便如此,各大煤企也在努力供应电厂所需煤炭。